> 正文

    并蒂蓮花,暗香盈世——甘祖昌將軍和夫人龔全珍的故事

    2017年08月02日 17:08:33 來源: 新華社

      在江西蓮花縣玉壺山,龔全珍老人為甘祖昌將軍掃墓(4月1日攝)。新華社發(fā)

      龔全珍、甘祖昌夫婦(資料圖片)。新華社發(fā)

      新華社南昌8月2日電 題:并蒂蓮花,暗香盈世——甘祖昌將軍和夫人龔全珍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曾濤、陳曦

      清明時節(jié)的江西蓮花玉壺山,白霧彌漫,氣溫微涼。

      甘祖昌老將軍的墓前,一位頭發(fā)花白的古稀老人,顫抖著身體,刻滿褶皺的臉龐上,淌下兩行淚。

      老人叫龔全珍,曾陪伴甘祖昌老將軍走過33載人生路。如今,這對革命伉儷已天人相隔31年。

      淚水里,寫滿了懷念與哀思,寫滿了風雨和故事……

      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起點。

      江西蓮花縣沿背村甘祖昌將軍故居中擺放著他曾經(jīng)使用過的勞動工具(3月29日攝)。新華社發(fā)

      在江西蓮花縣玉壺山,龔全珍攜子女為甘祖昌將軍掃墓(4月1日攝)。新華社發(fā)

      一名講解員在甘祖昌故居介紹將軍事跡(3月29日攝)。新華社發(fā)

      他,1905年出生在贛西邊陲一個叫沿背的小山村。上了一年半的私塾后,他不得不輟學回家,放牛、打草,挑著擔子來回走幾十里山路,掙幾毛錢腳力費維持全家生計。

      她,1923年出生在山東煙臺一個喚作平安里的巷弄。爭氣的她順利初中畢業(yè),并考上了市立女中上高中。

      這是兩份不約而同的革命情懷。

      他參加農民協(xié)會,在1927年8月入了黨。化名李偉民的特派員方志敏1927年來到蓮花,召開群眾大會,更加點燃了他心中的革命之火。

      在縣里當交通員、土改委員會主任、獨立團軍需處長,跟隨紅軍參加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從井岡山下的鄉(xiāng)村起步,他的革命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到達了地處西北的新疆軍區(qū)。

      她瞞著母親輟學,在19歲的時候剪短頭發(fā)參加革命,成為了一名流亡學生。

      一路流亡抵達陜西,1945年,抗日戰(zhàn)爭終于取得勝利,她也被西北大學教育系錄取。新中國成立那一年,大學畢業(yè)的她參了軍、入了黨,響應號召來到邊疆,在新疆軍區(qū)八一子弟學校當了一名老師。

      這是兩位相互依偎的同志伴侶。

      一位是新疆軍區(qū)后勤部長的甘祖昌,一位是八一子弟學校的老師龔全珍。從贛西農村到膠東半島再到天山腳下,兩條相隔千里的生命軌跡,竟然神奇地交織在了一起。

      1953年,兩位飽受戰(zhàn)火和歲月磨難的戰(zhàn)友,以革命為媒,終于成為了將相守一生的同志伴侶。

      天有不測風云。1951年,甘祖昌乘坐的吉普車從一座被敵特分子鋸斷的木橋上栽下,他的上唇裂成三瓣,下巴脫落。

      彼時,他落下了嚴重的腦震蕩后遺癥,腦部內還留存著大塊的淤血。只要稍微一用腦,甘祖昌就會頭暈頭痛,甚至昏倒。

      眼看著沒法再在領導崗位上工作,甘祖昌給組織寫了申請,請求回江西農村。

      申請交了兩次,組織最終同意了。

      作為妻子的龔全珍,雖然心中有疑問、有猶豫,但依然選擇跟著丈夫回到江西蓮花的小山村。

      將軍當農民?!這件事情在各方引起了轟動。

      沒有作任何解釋,甘祖昌于1957年8月,帶著全家大小12人回到了闊別30多年的沿背村。

      “甘將軍真的當農民了。”村民們每天見到的甘祖昌,光著腳丫子,身穿粗布衣,腰系白汗巾,手拿旱煙桿,一副典型的老農形象。大家親切地稱他為“祖昌兄弟”“祖昌伯伯”。

      從將軍到農民,對甘祖昌來說,是身份和心靈的回歸。

      甘祖昌將軍(前)參加生產(chǎn)勞動(資料圖片)。新華社發(fā)

      甘祖昌將軍(右一)在地頭和農民們聊天(資料圖片)。新華社發(fā)

      當年,他為了解放勞苦大眾,告別母親和家鄉(xiāng),走上革命道路。長征路上,同村戰(zhàn)友約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設,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

      如今,革命取得成功,幾名鄉(xiāng)友只剩他一人。曾經(jīng)相約的誓言讓心中的鄉(xiāng)愁越釀越濃,那顆思鄉(xiāng)的赤子之心不停地在胸膛跳動——他終于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xiāng),聞到了那熟悉的泥土味。

      懷揣著宏偉抱負,甘祖昌開始在家鄉(xiāng)大展身手。

      他親自下田,用雙手一抔一抔撈爛泥,帶領鄉(xiāng)親們把200多畝冬水田改造成了良田;他跟工友吃住在工地,和年輕人一起挑水泥、運材料,修建起了江山陂;面對荒山,他動員大家撒石灰、鹽巴,燒茅草、煙葉稈,再堆上煙囪里的黑灰,出工錢、出材料,改變土壤酸堿性,把“光頭山”變成了豐收嶺……

      修水陂、建橋梁、辦企業(yè)……半個世紀過去,甘祖昌當年留下的一項項利民工程仍然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村民們常常回憶道:“當年我們沿背村就是蓮花縣的‘華西村’。”

      讓村民們慢慢地富裕起來——甘祖昌的理想得以成為現(xiàn)實,這位農民將軍,在服務農民中,實現(xiàn)了人生最大的價值。

      對于龔全珍來說,她無法在農業(yè)上幫到丈夫,但通過教書育人的方式,和丈夫一樣實現(xiàn)了為鄉(xiāng)親服務的愿望。

      在學校里,面對山村里的孩子,龔全珍是既當老師,又當媽媽;既要教他們讀書,還要帶他們勞動。

      幾十年下來,龔全珍早就記不清,她勸回過多少輟學的孩子,又為多少學生交了學費。

      1986年,甘祖昌老將軍永遠地離開了。彌留之際,他交待老伴:“領了工資,買了化肥農藥,送給……貧困戶……支援農業(yè)建設……”

      除了這句遺言,甘祖昌并沒有給家人留下什么,他幾乎所有的錢,都用在了農村建設上。

      龔全珍深深地知道,農村有丈夫未竟的事業(yè):“老伴,你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我還要在這個世界上,繼續(xù)我的征程。”

      她成立“龔全珍工作室”,帶著整理的資料,到社區(qū)、部隊、學校,言傳身教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

      誰家有人生病看不起、誰家孩子大學缺學費,她都掌握得一清二楚,一家一家把慰問金送到人家手中。孤寡老人過冬缺衣少服她會記得,留守兒童缺乏關愛她會關心。

      生命不息,奉獻不止。前行的道路上,龔全珍一直把丈夫當作榜樣。站在墓前,龔全珍喃喃自語:“祖昌,我們一定按照你的教誨,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集成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86911214216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十四小时日本高清在线www |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xxxxx日韩|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美女裸体a级毛片|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a毛看片免费观看视频|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爽毛片|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网站| 宝宝看着我是怎么进去的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欧美性生交活XXXXXDDDD| 免费一级毛片女人图片| 色偷偷www8888|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4ayy私人影院| 天天爱添天天爱添天天爱添|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男人插女人的网站| 台湾三级全部播放| 高清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9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尤物193yw在线看| 中文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最新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的网站| 免费永久在线观看黄网站|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