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2020-07-15 17:09:5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廣州7月15日電? 題: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新華社記者王攀、周穎、黃垚、林遠

      提及珠三角,很多人的印象是“世界工廠”、機器轟隆。然而,當下的珠三角,與“硬核”制造業相輝映的,是城市綠意盎然、文化活力四射的另一面。

      在永慶坊,“微改造”讓廣州最完整的騎樓建筑群得以保留并迎來生機,粵劇曲藝、廣彩、廣繡等傳統文化及民間工藝在此再放異彩;在深圳茅洲河燕羅濕地公園,居民龍舟競渡、游客閑庭信步……

      一片舊街區見證老城市新活力,一灣碧水顯現新城市新生態。如今,珠三角正在用最拼的闖勁、最快的步子,為居民營造觸手可及的幸福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1)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永慶坊街景(6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永慶坊:老舊街區在“微改造”中“活”起來

      永慶坊所在的荔灣區恩寧路曾是廣州市危舊房最集中的區域之一。“一下大雨就浸街,各種電線在空中如蛛網密布,環境真的很差。”附近居民湯惠英回憶說。

      是大刀闊斧推倒重建,還是精細化“微改造”?永慶坊面臨抉擇。

      “大拆大建最簡單。推平舊建筑,建一堆新的仿古建筑也就兩三年的事,但歷史的積淀就全沒了。”廣州市荔灣區住建局二級調研員江偉輝說,為了留住城市歷史風貌,永慶坊秉承修舊如舊的“微改造”理念,在保留原來嶺南建筑民居的肌理基礎上,引入現代元素,實現新舊融合。

      2015年,當地政府引入社會資本對永慶坊進行“微改造”,保留街巷原有空間和尺度,保持建筑原有外輪廓不變,對建筑實施立面更新、結構加固。

      “在改善公共環境的同時,我們還引入文創、民宿等新業態,讓沉寂的歷史文化街區真正‘活’起來。”江偉輝說。

      如今,走進永慶坊,青磚瓦房、琉璃窗下,粵劇曲藝、廣彩、廣繡等傳統工藝與活字印刷文創產品等相映成趣,游客絡繹不絕。嶺南水鄉的文化、市井氣息再次回歸。

      重面子,更重里子。在對恩寧路片區改造過程中,雨污分流、拆除違建、“三線”下地等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舉措也一一落地。

      眼下,以永慶坊為示范,廣州的老舊小區“微改造”正由試點帶動全面,在恩寧路、沙面、白云山更多片區推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2)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正在改造的廣州永慶坊二期(6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茅洲河:告別黑臭 濕地公園成“打卡點”

      夏日的深圳,沿著茅洲河燕羅濕地公園行走,兩岸草木茂盛、河水清澈,連片的淺灘濕地上,不時有白鷺飛過。

      靚麗宜人的環境成果來之不易。

      茅洲河干流全長41.61公里,流經深圳、東莞兩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流域內工業企業、居住人口爆發式增長,使得入河污染物大大超過水環境容量。

      茅洲河也成為珠三角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統計數據顯示,4年前,茅洲河深圳流域日均污水產生總量超過百萬噸,河水水質為劣V類。

      住在茅洲河附近的73歲深圳居民黃耀棠說:“河水比墨水還黑,比石油還稠。住在附近,多年不敢開窗。路過河邊,要捏著鼻子快快走過。”

      2016年,深圳打響治水提質攻堅戰,茅洲河成為整治重點。4年來,深圳累計投入1200億元,統籌推進以茅洲河等為代表的重污染河流治理,并以此為牽引帶動周邊環境整體提升。

      茅洲河治理需要精細活。寶安區燕羅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高峻說,街道將河長職責劃分為7個板塊,建立責任體系制度。大家分工明確,河道垃圾誰處理、偷排污水誰處理,責任一目了然。

      深圳市寶安區洪橋頭社區黨委書記洪偉江是洪橋頭段河段長。他說,建污水管網,工作人員要挨家挨戶解釋、做工作,現在推行雨污分流,污水被收集起來,河流也更干凈了。

      經過幾年治理,昔日的黑臭水已成為河清水美的新景點,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來河畔綠道散步。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以茅洲河為代表,深圳159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實現不黑不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3)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這是與永慶坊毗鄰的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6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城央濕地:保護本身也是高質量發展

      距離廣州城市地標廣州塔不足5公里處,“藏著”一塊生態寶地。占地面積約1100公頃的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綠樹濃蔭、鷺鳥翩飛。

      海珠濕地的前身是萬畝果園。20世紀80年代,在利益驅動下,“蠶食”果園進行經營開發的沖動強烈,果園面積從近4萬畝萎縮到1萬多畝。

      2012年,當地探索出“只征不轉”土地利用新機制,將萬畝果園的集體土地征收為國有,但不轉變農用地性質,作為永久生態用地予以保護。經過8年持續生態修復和環境再造,海珠濕地已成為廣州的“綠心”。

      如今,海珠濕地上百年果樹重新掛果,鳥類從2012年的72種增加到177種,鷺鳥回歸,生物多樣性穩步提升。

      海珠濕地周邊地塊寸土寸金。短期來看,這是一筆“損失”,但在廣州市海珠區有關負責人看來,良好的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本身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如今,利用良好生態環境匯聚資本、技術、人才、項目等經濟發展要素,海珠濕地周邊已吸引一大批新興業態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入駐,形成新的發展動能。

      一段修舊如舊的歷史文化街區、一灣重現清澈的綠水、一片城央濕地里的新發展……在珠三角,城市的發展從來不止于經濟,不斷變舒適的人居環境、普惠的生態產品,凝聚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4)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深圳茅洲河景色(6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5)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深圳茅洲河景色(6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6)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廣州海珠濕地的端午龍舟(2019年6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7)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海珠濕地與廣州城市地標廣州塔遙相呼應(2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謝惠強 攝)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8)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

      廣州海珠濕地風光(2019年6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永慶坊到濕地公園: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設的“民生新路”-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62420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在线免费| 好大好爽快点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hdmaturetube熟女xx视频韩国|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绿巨人app入口| 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 欧美综合社区国产| 免费在线观看黄网站| 菠萝蜜网站入口|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成人一级黄色片|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 欧美亚洲另类综合|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胖女人一级毛片aaaaa|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美女被艹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午夜卡精品影院| 16女下面流水不遮视频| 天堂bt资源www在线| 上原瑞穗最全番号|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香港三的极不 | 粉色视频在线播放|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高清中国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12页|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播放日本爽快片| www.夜夜操.com| 怡红院免费手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