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綠”水“金”山盡笑顏——貧困地區探索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新路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綠”水“金”山盡笑顏——貧困地區探索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新路
    2020-04-28 22:53:42 來源: 新華網 提示:全文字,閱讀需要分鐘
    關注學習進行時
    微博
    Qzone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綠”水“金”山盡笑顏——貧困地區探索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新路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題:“綠”水“金”山盡笑顏——貧困地區探索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新路

      新華社記者高敬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如何讓貧困地區的綠水青山真正變成群眾口袋里的“金山銀山”?

      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我們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新華社記者近日在各地采訪了解到,通過生態扶貧,貧困地區群眾依托當地生態條件,走出一條建設生態文明和脫貧攻堅相互促進的路子,以“綠”生“金”來,脫貧奔小康。

      一“退”一“補”,守好綠水青山無價寶

      4月的青海湖,從嚴冬的沉寂中蘇醒。42歲的藏族牧民扎公疾跑幾步,一把按住了被風吹跑的垃圾袋。

      扎公家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冶合茂村,2015年他被村里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9年起,扎公成為當地的一名生態管護員。這個崗位每年可以給他帶來1.5萬元的工資收入。

      扎公心里有一本賬——以前只靠放牧,一年收入也就1萬元左右。近兩年,雖說因為退牧還草等政策,家里放牧的收入看上去比原來減少了一些,但每年能收到獎補資金,再加上生態管護員的工資,一年收入能達到2萬多元。他盤算著,今年夏天能采點蘑菇,再聯系買家定期賣牛奶,“日子會越來越好”。

      “當管護員不只是多了一份收入,更多了一份責任。”扎公笑著說,“現在湖邊垃圾少了,草場變好了,游客也會越來越多。”

      地處三江源頭的青海省,生態功能極其重要,九成以上國土面積被列為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在探索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的路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方案。僅僅是扎公所在的泉吉鄉,2020年全鄉禁牧草場就有約102.53萬畝,草畜平衡草場約92.33萬畝,預計發放草原生態保護獎補資金超過1100萬元;安排各類生態管護員超過100人,預計發放補助資金約190萬元。

      不只是青海,貧困地區要想富,生態是一道不能繞開的考題。

      黑龍江為了加快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在重點生態功能區、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及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等44個縣(市、區)開展了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2019年選聘生態護林員1.7萬多名,補助資金6600多萬元,人均增收近4000元。

      2016年以來云南省林草部門在深度貧困縣累計聘用生態護林員12.06萬名,帶動51.73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增收,有力促進了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數據顯示,全國生態扶貧共帶動300萬貧困人口脫貧和增收,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項目也向貧困地區傾斜。與此同時,貧困地區林草植被面積持續增加,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不斷減少,森林覆蓋率平均增長4個多百分點。

      生態產業,大山里結出致富“金果果”

      “森林碳匯”,這個新名詞一度讓貴州省盤州市保基鄉冷風村村民李小勝感到遙遠而又陌生。

      妻子身體有殘疾,孩子還在外面讀大學,靠著種地營生,李小勝家里的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

      “幫扶干部說,多種樹空氣好,把樹保護好就能賺錢。”52歲的李小勝咋都想不到,今年他家的450株樹全部實現碳匯售出,家里收入增加了1350元。“多種樹這個事肯定是好事!”

      李小勝所在的貴州省,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從2017年12月開始實施單株碳匯精準扶貧項目。貴州將擁有林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樹木按照樹種、大小和碳匯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進行篩選、編號、拍照,再上傳到貴州省單株碳匯精準扶貧平臺,每棵樹每年的碳匯價格為3元,開發一次可連續售賣6年。這些碳匯樹可出售給個人或企業,購買碳匯資金全額進入貧困農民的個人賬戶。目前項目所覆蓋的264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若碳匯量全部賣出,戶均可年增收960元。

      “這個項目讓我們又多了一條增收渠道,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些樹。”李小勝說。

      近年來,隨著生態扶貧產業的發展,山大溝深、地處偏遠等發展劣勢,正在成為貧困地區探索綠色發展、開發生態富民產品的新“熱點”。

      暮春時節,地處秦嶺深處的陜西省平利縣,茶山上綠意蔥蘢,云霧繚繞。當地生態好、氣候溫和,產出來的茶葉品質優良、獨具特色。

      一畝茶十畝糧。“鄉親們說,種茶才能換來真金白銀。”家住平利縣三陽鎮牛角壩村三組的陳行友說。

      陳行友一家4口人,兩個孩子在外務工。近兩年脫貧后,老兩口在家種點莊稼,管理1畝多茶園,日子卻老也“富不起來”。

      依托當地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2017年,村上產業大戶祥華茶業有限公司被遴選為帶動經營主體,帶著鄉親們發展生態種茶產業。陳行友老兩口現在一邊能自己種茶,一邊還能給茶廠打工掙工資。

      2019年,陳行友夫婦僅自家茶葉就賣了將近5000元,給當地茶廠管理茶園、采茶,一年下來還能掙到15000元左右。

      “跟2015年脫貧時相比,收入翻了一倍多,日子越過越好,致富的希望也更大了。”老陳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信心。

      通過政策引導、典型帶路,推動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等產業,山上長出了“金葉葉”,田上結出了“金果果”。中西部22個省區市林業產業總產值已達到4.26萬億元。

      生態旅游,好山好水待客來

      “家里養的小笨雞很受游客們歡迎,就靠賣雞和雞蛋,我家一年都能增收三四千元。”家住吉林省查干湖附近的貧困戶李月娥自信地對記者說。

      查干湖冬捕的名片越擦越亮,這幾年到這里來旅游的客人越來越多。李月娥所在的查干湖鎮妙音寺村就搭上了這趟生態旅游的發展快車。

      近年來,當地政府對查干湖區域生態進行系統治理,堅持保護生態和發展旅游相互促進。李月娥和鄉親們過去零散種植玉米,自家隨意施肥,對查干湖也造成一定污染。如今,為了減少面源污染,當地230公頃土地由合作社統一經營,同時實施種植結構調整。從種玉米改為種植中草藥材、花卉等。

      查干湖鎮妙音寺村黨支部書記潘立輝說:“過去大家種玉米,每公頃收入約5000元,如今流轉土地,村民每公頃能獲得12000元,自己不用種地還可以打工多賺一份錢。”村里還有近40戶人家開設了農家樂,年增收2萬到10萬元。

      “環境好了才有更多的人來玩,所以我們現在都自發保護查干湖。”村民趙蒼說,過去村里塑料薄膜滿天飛,玉米葉也隨地都是。現在大伙兒都愛護環境,空氣好了,村子也干凈了,來查干湖旅游的人更多了。

      好山好水好風光。我國現有的5A和4A級旅游風景名勝區,百分之六十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景區周邊集中分布著不少貧困村。隨著森林旅游、休閑康養等新興綠色產業日漸興旺,綠水青山正在變成老百姓口袋里的金山銀山。(參與記者:薛天、孟含琪、王建、張子琪、李黔渝、楊靜)

    【糾錯】 責任編輯: 馬俊卿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19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youjizz护士|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eeuss影院www新天堂| 日本b站一卡二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韩国久播影院理论片不卡影院| 在厨房被强行侵犯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站在镜子前看我怎么c你| 国产免费黄色片| www.成年人| 日本乱人伦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娇小性色xxxx|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 国产性夜夜夜春夜夜爽|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播| 日韩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天堂一级片|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www.九色视频|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乳揉みま痴汉电车动漫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特黄毛片|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伊人久久中文字幕| 美国亚洲成年毛片|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