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 | 19岁的她,在热情与孤独中书写历史-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16 16:27:59
来源:新华网

成都世运会 | 19岁的她,在热情与孤独中书写历史

字体:

  新华社成都8月16日电(记者杨博毅、曹奕博)震耳欲聋的“雄起!”声浪席卷成都世运会铁人两项赛场,19岁的路子清在欢呼中冲过终点。1小时28分16秒,作为中国队首位参加世界运动会铁人两项(骑跑)女子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她已书写历史。

  8月15日,中国队选手路子清在比赛中冲刺。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走下赛道,她的额发已被汗水浸透。“能力还是不足。”这位获得第九名的小将坦承,自己在技术性强的拐弯掉头环节略显欠缺,导致消耗较多体力。更让她感到艰难的是最后阶段的跑步,“已经力竭了”。

  尽管如此,比赛中她努力追赶的身影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赛场上唯一的中国选手,赛前巨大的压力让她紧张不已,“接触铁人两项国际比赛还比较少,只有一次巴林(世运会亚洲区资格赛)和这一次”。

  赛前听闻对手的实力与排名,让她更添忐忑。比赛当天的选手集结区,她常常是独自一人,没有熟悉的队友交流。以往的比赛中,都有队中的前辈顶在前面,为路子清分担着焦虑与压力,这次独自登场的她,真切感受到了责任感。

  8月15日,中国队选手路子清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但孤军奋战的感觉很快被主场山呼海啸的热情冲散。“我听到了!”回忆起比赛时观众的助威声,路子清的眼睛亮了起来。不同于以往的“加油”,地道四川方言“雄起!雄起!”的呐喊,让她在换项区瞬间忘却疲惫。“听到给我喊加油,那段距离我都感觉不那么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了,我觉得我还可以再努力一点!”

  这份热情还意外成了“甜蜜的烦恼”。比赛中路子清出现了一个小失误——因专注追赶前方选手,在换项区忘记将跑鞋放入指定箱里而被罚时,而这次失误恰恰源于观众席一声急切的“超了她”的呼喊。“我当时就只想着赶紧给对手超了,把赛前反复演练的流程全忘了。”

  中国铁人三项队领队郑洁在复盘时指出,年轻选手在大赛的沸腾氛围里,容易因为场外情况分神,如何保持自己的节奏和步骤不被影响,这是必须学习的功课。

  8月15日,中国队选手路子清(中)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份成长中的“学费”,也折射着中国铁三正在经历的深刻蜕变。郑洁表示,路子清此次参赛无论成绩如何,都书写了中国铁三参与世界运动会的历史新篇。更重要的是,队伍的核心训练理念正经历一场革命。

  “过去,我们可能把铁三看作游泳、自行车、跑步三个项目的叠加。”郑洁说,但自2022年聘请经验丰富的外教后,一个颠覆性的理念植入队伍——“铁人三项就是一个项目,它就是‘湿着身子跑步’!”

  训练哲学的根本转变,新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分项割裂的模式,中国队现在强调由主教练统筹,将三项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进行融合训练。对于路子清这样游泳出身、跑步环节相对薄弱的选手尤为重要。

  郑洁进一步阐释外教理念的精髓:并非降低标准,而是引导运动员向内聚焦,避免陷入无谓的“内卷”焦虑。“别人前进一大步,你前进一小步,绝不意味着你不好……不能因为看到别人的大步,就否定自己的小步。”

  这种“不内卷”的智慧,与比赛时路子清母亲在看台上的淡然期许不谋而合:“比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就行,女儿是我最大的骄傲。”

【纠错】 【责任编辑:贾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