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春耕“變形記”
    2018-03-21 17:38:5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春耕“變形記”

      新華社記者張春保、張斌、林超、周楠

      驚蟄一過,春耕始忙。在洞庭湖濱的一座恒溫恒濕廠房內,一粒粒稻種正冒出小小的嫩芽,煥發(fā)著勃勃生機。從最初的浸種催芽環(huán)節(jié)開始,傳統(tǒng)落后的耕作方式正在改變。

      記者了解到,隨著物聯(lián)網、大型插秧機、“有機枕”種植等一大批高科技和新型種植技術的推廣使用,傳統(tǒng)的春耕方式悄然發(fā)生變化,省時省力、自動化、智能化正成為新潮流。

      “嬌貴”栽培,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春耕時節(jié),洞庭湖平原上一片忙碌景象。“過去是自己浸種催芽,把種子裝在編織袋里,在水塘里浸泡一天后,再到室內保溫催芽,操作繁瑣、耗費時間長不說,而且成本較高、成活率相對低。”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泉交河鎮(zhèn)奎星村村民說,現在有了專門農業(yè)科技公司,負責催芽,不僅省時省力、成活率高,而且成本也低。

      負責浸種催芽的湖南中億現代農業(yè)公司就在村子里,配備了專門的恒溫恒濕廠房,配有專業(yè)技術人員,從制種到催芽到育秧,都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

      新型種植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落后的生產方式,也讓農民腰包富起來。

      在陜西楊凌農民馬新世的大棚里,10來厘米高的西瓜苗正在茁壯成長,綠油油的煞是好看。

      與其他瓜田不同的是,這里的瓜種并沒有播在地里,而是著床在地上的“有機枕”里。“有機枕”外形像枕頭,里面填裝的是由多種生態(tài)肥料配比而成的土壤。    “‘有機枕’不但包含有能滿足作物生長的所需營養(yǎng),而且通過物理隔離,杜絕了農藥殘留。”“有機枕”的發(fā)明人馬新世說。

      “這種長200米、寬20米、高七八米的大棚可以放‘有機枕’5200個,一個枕兩棵瓜苗,可以結瓜20斤。”馬新世說,除掉每枕5元的成本和人工費用,一個大棚多的時候收入在50萬元左右,兩年就可以收回大棚投資。

      以前馬新世都是買來成品小瓜苗栽在地里,每畝也就收入2萬元左右。“這種栽植方式還能解決土地‘連作障礙’,還可用到一些土壤條件不好的地方,提高農民收入。”

      智能耕作,突破時空限制

      看到福州市區(qū)下雨,正在送貨的王永源不慌不忙打開手機APP,看到遠在閩清縣的自家農場里降雨量達到了44毫米,打開農場的攝像頭,指導家人挖溝、排水。“原來每天至少往地里跑三趟,刮風下雨更不敢離開,現在出遠門也不怕。”王永源說。

      王永源是福建省閩清縣白中源鳳家庭農場負責人,他手機里顯示的農場信息來自當地農業(yè)局支持的物聯(lián)網項目:每塊地里都安裝有感應器,接收器,可以實時監(jiān)測農場的溫度、濕度、降雨量、光照情況等信息,還可以根據需要遠程操控遮陽板和澆灌設備。

      “這套系統(tǒng)還可以記錄下全年的數據,到了年末,我們可以分析氣象變化、施肥施藥節(jié)點和產量的關系,有利于改進種植技術,實現精準農業(yè)。”王永源說,信息化有助于實現“藏糧于技”,將是中國農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物聯(lián)網技術正在發(fā)力,智能化、定制化和新農機描繪出我國未來春耕新圖景。

      在剛剛閉幕的第十屆西部(楊凌)農資苗木交易會上,陜西農康農業(yè)機械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展出的新型拖拉機引起關注。記者看到,展出的9種拖拉機與往常見到的并不太一樣,不同的拖拉機適用于不同的耕種地區(qū),拖拉機后部安裝上不同的耕地設備具有不同的功能,可實現開溝、旋耕、齊壟等多個功用。

      “小的拖拉機可以鉆進大棚工作,大的拖拉機專用于大型農田。”陜西農康農業(yè)機械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郝濤說,他們還研發(fā)出了無人駕駛的拖拉機,適應特大型農田,極大地節(jié)省了人力。

      機器換人,種地不再“一身泥”

      “過去,1個人1天只能插秧1畝地,家里要有幾十畝地就忙不過來。現在有了它,1天1個人可插秧15畝,頂過去15個人。”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黃坑村種糧大戶雷炳華指著身旁約一人高的插秧機,高興地說。

      2014年起,雷炳華陸續(xù)購置了4臺大型插秧機,2017年的種植面積達到2700畝。有了規(guī)模化的支撐,雷炳華還延長了產業(yè)鏈,創(chuàng)立了“武夷生態(tài)園黃坑大米”品牌,憑借綠色無污染的優(yōu)勢賣出了好價格。

      福建省南平市農機總站培訓推廣科科長余世有介紹,南平市位于武夷山脈南麓,土地分散,許多山垅田只能依靠人工插秧。但近年來隨著土地不斷流轉集中,機器插秧漸漸成為閩北山區(qū)農業(yè)的一道新風景。

      農業(yè)機械的廣泛應用,在省時省力的同時,也大大改變了過去農民種田“一身泥巴一臉臟”的形象。在平原地區(qū),隨著農業(yè)全程機械化實現,耕種者甚至可以穿著皮鞋種田。

      在位于南洞庭湖的湖南省沅江市,種糧大戶周波正在籌劃早稻生產的各項事宜。“以前用牛耕地,一天頂多耕5畝,現在用旋耕機,一天可以耕60畝。”他說,從育秧、耕田、插秧、打農藥、收割到烘干,可實現全程機械化。

      “有了新科技的幫忙,農民種地越來越省事。去年我們新推廣了插秧、施肥同步的一體化插秧機,可以節(jié)省一道人工;不少農民使用了植保無人飛行器,只要預先設置好,無人機就可以自動噴灑農藥。”余世有說。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新聞
    • 春耕“新農人”
      春耕正酣時,記者在陜西、福建、湖南等地走訪發(fā)現,職業(yè)農民、歸鄉(xiāng)青年、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大學生正成為春耕重要力量,他們春耕生產又有何不同?
      2018-03-21 16:48:38
    • 水稻大省湖南時興“綠色春耕”
      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今年“水稻產量第一省”湖南的春耕,肯定是綠色。“綠色”不僅指田間禾苗的顏色,更是時下不少農民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和耕作觀念。
      2018-03-21 16:04:32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
    春分“立蛋”
    春分“立蛋”
    呼倫貝爾迎來大量天鵝
    呼倫貝爾迎來大量天鵝
    夜幕下的京九鐵路換枕工
    夜幕下的京九鐵路換枕工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25715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视频资源总站|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性久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国产深夜福利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大陆 | 在线国产视频观看|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 131美女爱做免费毛片| 韩国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 视频免费1区二区三区|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 欧亚专线欧洲s码wm| 成人动漫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国产一级性生活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JIZZYOU中国少妇| 香港台湾日本三级纶理在线视| 男人边吃奶边做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 快穿之性色无边(高h)|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91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观看| 夭天曰天天躁天天摸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福利视频1000|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