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記者手記: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2019-07-17 20:08:3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1)記者手記: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參加再走長征路記者團的記者在位于重慶市綦江石壕鎮的當年中央紅軍走過的長征路上進行體驗式采訪(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新華社重慶7月17日電? 題:記者手記: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新華社記者丁玫

      “重走長征路”,是一次聽其名就令人熱血沸騰的采訪活動,行前各種來自書本和影視劇的想象,在第一天的行走中化為真切的感受——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重慶段的起點在綦江石壕鎮,這里是中央紅軍走過的地方。第一天的日程里,有一段體驗式采訪,沿著當年中央紅軍走過的一條山村小路,步行4.5公里。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2)記者手記: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參加再走長征路記者團的記者在位于重慶市綦江石壕鎮的當年中央紅軍走過的長征路上進行體驗式采訪(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壯 攝

      這段路原本是從高山村紅軍橋出發,一路上坡,止于石泉村。為了減輕我們的“行軍”強度,當地同志帶著我們從石泉村啟程,走下坡路,向紅軍橋前進。

      對于這段徒步,我絲毫沒有遲疑過,雖然不擅長運動,但對自己的步行能力還比較有信心。

      離開大路走上“紅軍路”,最初腳下是田間窄路,兩人錯身都不易。有人停下來拍照,身后的人都只能停下來等著。路邊是快要成熟的莊稼,看著碩大的玉米穗,我們很有興致地邊走邊討論北方的玉米和南方的玉米之異同。大家彼此招呼著,拍下見證此行的照片。

      很快坡路變陡了,隊員們開始呼吸不太均勻,時不時有人停下來休息。但腳下的路,卻是已經被簡單硬化過的,有粗糙的臺階。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3)記者手記: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參加再走長征路記者團的記者在位于重慶市綦江石壕鎮的當年中央紅軍走過的長征路上進行體驗式采訪(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路程大約過半,腳下的路回歸了土石相間的“原生態”。想起昨晚綦江區委書記袁勤華介紹“紅軍路”時說,盡可能保留當年原貌,這樣今天的人們才能真切體會到紅軍走過長征的艱辛。

      翻過一個山頭,走在前面的兄弟媒體記者回頭笑問: 你們感覺挺好吧?我努力平衡著步伐,回答他: 天上沒有敵機轟炸,背后沒有敵軍追殺,挺好的。此時的革命樂觀主義還溢于言表。

      當腳下的路變得泥濘,不留神就會打滑,我在一次短暫的滑行后僥幸站穩。忽然想起,紅軍隊伍里可能根本沒有我這么“高齡”的人……不由得自問,如果事先知道這么難走,我還有沒有勇氣踏上這條路?

      長征開始的時候,大家也不知道要走多遠,最終要走到哪里去,但一定知道“要奮斗就會有犧牲”,前路漫漫,征程艱險。是信仰的力量鼓舞著萬千將士,他們一路“揩干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繼續投入戰斗,堅定前行。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4)記者手記: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參加再走長征路記者團的記者在位于重慶市綦江石壕鎮的當年中央紅軍走過的長征路上進行體驗式采訪(7月15日攝)。新華社發(張學成 攝)

      泥濘的山路越來越陡峭,我們的隊伍里,年輕的女記者連續滑倒,已經不得不手腳并用,小伙子們白色的T恤上,也蹭了不少綠色的苔蘚。向導朝我們喊話,還有最后500米。

      這500米真的很漫長,每一次落腳,每一個轉身,都可能滑倒甚至踩落石塊,每個人都大汗淋漓了。大多數人的照相機和手機,已經“刀槍入庫”,只有最敬業的攝影記者和視頻記者,還在拍攝此行的艱難。新華社隊伍里,記者曾迎迎和丁鵬,一路在攝制紀錄體驗式采訪的視頻,曾迎迎一邊行進一邊講解,不慎兩次摔倒,成就了最具現場感的短片。

      一個半小時后,我們終于翻越這座名為“高山”的山。我趕緊在手機上搜索求證,紅軍隊伍里年齡最大的徐特立“特老”,出生于1877年,長征開始時57歲,據史料記載: “他年紀大不畏苦,職位高不自矜,處處以普通一兵的姿態出現。”

      “徐特立每天背上8斤炒麥子干糧,拿著一根自己做的竹杖,和大家一同行軍,衣服破了自己補,草鞋壞了自己編。”看到這里我很慚愧,我和當年的“特老”同齡,穿的是運動鞋,我的小背包,出發不久就到了小伙伴肩上。

      在終點的路牌上,看到了這樣的介紹: 1935年1月,遵義會議結束后,按照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紅一軍團8000余人從貴州松坎出發,經箭頭埡到達重慶石壕場,在此駐扎兩天后,部隊于1月22日開拔,前往貴州開始一渡赤水。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圖文互動)(5)記者手記: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參加再走長征路記者團的記者在位于重慶市綦江石壕鎮的當年中央紅軍走過的長征路上進行體驗式采訪(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這次穿插時間很短,戰略意義重大。中央紅軍長征到綦江,確保了中央軍委經赤水北上戰略計劃的完成,為四渡赤水制造了寶貴戰機。

      紅軍在石壕的這一夜,正是寒冬臘月,多數人卻露宿在街巷道旁,或者老百姓屋檐下。在老百姓家借灶做飯時,自帶鹽和米,走時打掃得干干凈凈。這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的軍隊,80多年來一直被當地群眾懷念著。

      居住在紅軍橋頭的高山村村民陳文全,從小聽爺爺和父親講紅軍的故事,全家人對紅軍充滿感情。20世紀90年代他出資買了3000塊新瓦,其他村民也自愿出工出力,共同翻新了紅軍橋的風雨檐。幾十年來,他和家人每天都會清掃橋頭附近的地面。記者問他紅軍給當地留下了什么,他吟誦起石壕民間流傳至今的歌謠:

      “石壕哪年不過兵,

      過兵百姓不安寧,

      唯獨當年紅軍過,

      一來一去很清靜,

      不拿東西不拿錢,

      走時地下掃干凈。”

      掃干凈老百姓的灶間,紅軍穿著草鞋走上了翻越高山峻嶺的長征。我們今天走過的路途,只是長征這部史詩里的一個短句,而這短短的4.5公里,讓我們領悟到一支軍隊是如何在逆境中前行,為何獲得人民的擁護。最后的勝利,是一槍一彈打出來的,是一草一木積累起來的,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記者手記:長征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47664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45分钟|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免费在线色视频|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丝袜女警花被捆绑调教|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从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卡二卡三卡在线| 日本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2021|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黄色a级在线观看| 国产肝交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精东传媒国产app|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福利视频导航网站| 在线黄视频网站| 三男三女换着曰| 欧美XXXXX高潮喷水麻豆|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久久青青草原下载|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国产99久9在线视频| 免费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黑人巨大精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