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張永平:像打造“中國芯”一樣打造“中國葵”
    2019-07-30 16:48:5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30日電(記者李云平)眼下正是“中國葵花之鄉”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葵花盛開時節,對花粉、紫外線嚴重過敏的三瑞農科公司董事長、中國葵花產業聯盟執行會長張永平卻依然頂著太陽深入田間地頭向葵農了解農情、指導種植、推廣品種。他常說,要像打造“中國芯片”那樣精心打造中國食葵。

    (愛國情 奮斗者·圖片互動)(1)張永平:像打造“中國芯”一樣打造“中國葵”

    張永平(左二)在現代化向日葵科研中心進行葵花種子基因圖譜分析(7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云平 攝

      投身農業 奉獻種業

      五原縣地處河套平原腹地,是我國食葵種植規模最大縣和產業基地。這里每年食葵種植面積超過120萬畝,約占全國食葵種植總面積的1/7。20多年前,當地使用的種子基本上都是自留的常規品種,每畝地毛收入多年都在600元左右、純收入最多200元。

      張永平是土生土長五原人,1992年“下海”經商,逐步發展壯大。2000年,他注意到鄉親們面臨種葵花難增收的問題后,決定把事業發展方向調整到葵花種業上,決心讓廣大葵農增產又增收。他調研發現,進口食葵雜交品種的豐產性、抗病性、經濟性明顯好于國內常規品種。他經過調研論證,將全部原始積累投入到雜交品種引進和推廣中,成為國內最早引進國外食葵種子的代理商,開始葵花產業的創業生涯。

    (愛國情 奮斗者·圖片互動)(4)張永平:像打造“中國芯”一樣打造“中國葵”

    張永平(左一)在內蒙古五原縣天吉泰鎮興豐村與葵農交流(7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云平 攝

      在接下來的3年里,張永平走村入戶,逐村逐隊搞技術培訓,挨家挨戶推廣雜交品種,先說服思想開放的農民帶頭種。他說:“我每次都是帶上一壺茶、兩箱饅頭片、上百斤種子,住到生產隊長家中,等晚上農民忙完農活后向他們推廣雜交品種。經常是睡半夜起五更,既磨鞋底子也磨嘴皮子,基本上每天只吃一頓飯,能吃上泡面就覺得很幸福。”

      為消除農民的種植顧慮,張永平請鄉村里有威望的隊長做擔保,提前將種子賒給農民,秋收后以高于市場價格的保護價回收。他說:“經過近10年的種植推廣,進口食葵雜交品種被廣大葵農接受認可,使用率達95%以上,農民種植葵花的收入由過去的600元/畝提高到1600元/畝,標志著我國葵花產業第一次革命——品種雜交化取得成功。”

      專注科研 產業報國

      據張永平介紹,進口食葵雜交品種雖然在產量和抗病性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食用性不佳,增產增收空間小。面對葵花產業再一次遇到的發展短板,他于2009年組建大型研發團隊,引進國內外頂尖專家,研發自主品種,依靠科技創新解決發展難題。

      他說,他們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進行研發,已推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和推廣價值的突破性品種SH363、SH361。與“洋”種子相比,SH363、SH361的抗病性、商品性更好,每斤可多賣一元錢,平均每畝可增收500元至800元。

      據了解,2012年以前,進口雜交品種一步步主導我國食葵種子市場,而國產品種一度幾乎退市。這一情況隨著張永平等產業帶頭人著力研發優良國產品種而發生了逆轉。張永平說,近幾年,我國食葵種植面積穩定在800萬畝左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葵品種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國產食葵品種打敗“洋”種子,標志著我國葵花產業第二次革命——品種品質化取得成功。

    (愛國情 奮斗者·圖片互動)(2)張永平:像打造“中國芯”一樣打造“中國葵”

    張永平(右)在向日葵種質資源庫查看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野生葵花種子(7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云平 攝

      食葵種子實現自主研發,并受到農民的廣泛歡迎,離不開育種人的默默付出和科技攻關。作為國產知名品種SH363的第一選育人,張永平表示,成功的重要環節包括加強研發、重視選育、推廣品牌。他們圍繞市場搞研發、利用科技搞生產。他們的合作種植基地面積超過6萬畝,公司技術人員負責提供測土配方、病蟲害防治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有效提高了推廣效率。

      目前,張永平所領導的公司建有全國首家向日葵技術研究院,建成國內領先的現代化向日葵科研中心和向日葵種質資源庫,攻關抗病害科技能力居世界領先水平。

      服務農民 成就自我

      近年來,隨著葵花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各地大面積發生列當等病蟲草害,導致大幅減產減收甚至絕收,嚴重威脅產業的健康發展。面對嚴峻形勢,張永平帶領他的科研團隊率先完成全國向日葵列當調查,并于今年成功研發出耐列當的新品種三瑞三號,搬掉了影響葵花產業發展的一大絆腳石,解決了制約葵花產業發展的世界性難題。

    (愛國情 奮斗者·圖片互動)(3)張永平:像打造“中國芯”一樣打造“中國葵”

    張永平(右三)在試驗基地查看新品種葵花生長情況(7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云平 攝

      就在團隊為此歡呼雀躍的時候,張永平很淡定。他深知,現在食葵產業科技攻關難題是防治菌核病和俗稱“水銹”的向日葵籽粒銹斑。菌核病是葵花的“癌癥”,“水銹”嚴重影響食葵籽粒商品性。他計劃利用幾年的時間在抗菌核病、“水銹”等新品種研發方面取得新突破,引領我國葵花產業第三次革命——品種健康化成功實現。

      張永平說:“現在全國葵花‘水銹’影響面積達350萬畝,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每畝就能增收300元,全國葵農可增收10億元以上。”

      已有35年黨齡的張永平坦言,時至今日,他服務農民群眾的宗旨和初心、對發展民族種業這份職責的堅持和努力從未發生改變。他說:“我再有5年就退休了。我要利用好每一天時間,全身心投入品種研發工作中。”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張永平:像打造“中國芯”一樣打造“中國葵”-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48168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在线观穿线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大又黑又粗免费视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少妇愉情理伦片高潮日本 | 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色眯眯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99久久99视频| 年轻的嫂子在线线观免费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高清伦理电影在线看|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新婚熄与翁公老张林莹莹|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亚洲视频欧美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欧美| 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昨晚你|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 玩弄丰满少妇人妻视频| 四虎在线最新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