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數字治理實戰暴露三大短板
    2020-04-17 08:12:34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手段工具“花架子”,關鍵時刻“掉鏈子”

      數字治理實戰暴露三大短板

      面對洶洶疫情,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WIFI指紋等技術綜合運用的精準防控,在確保嚴控疫情的前提下,盡可能把對社會經濟、民眾生活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但此次抗疫大考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讓數字治理進一步發揮效力、釋放潛力,值得城市管理者深入思考和實踐。

    “智慧村務”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 徐昱

      數字治理表現難如人意

      為提升數字治理能力,近年來各地加大了智慧城市硬件設施的投入和建設。以數字政務為代表,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數字政務已覆蓋我國422個城市,涵蓋1000多項服務,累計服務民眾達9億人次。

      但半月談記者了解到,防疫期間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并不智能,政務服務抗壓能力、應變能力弱,涉及城市管理、服務的智能化體驗更是糟糕。

      疫情發生后,東部某城市開通了在線口罩免費申領服務,應該說,這本是一項人性化的便民服務,實際效果卻難如人意。

      該市市民張女士表示,為了搶口罩自己守著點緊盯手機,但是剛開始兩次登錄,系統都顯示錯誤。“連續搶了三四天,一開始始終登錄不上,沒過兩分鐘口罩又領光了,感覺根本搶不到。”

      與此同時,智能管理末端許多基層干部也表示科技對工作支撐力有限,對許多并不智能的應用叫苦不迭。

      在東部省份某小區,由于防控疫情,小區出入進行管理,居民填寫相關信息后,發放紙質出入證明或者通行卡。填表、檢查身份證、房產證、發出入卡……半月談記者看到,不少群眾排起長隊等待辦理、領取證明。居民手中的紙質證明和門口新設立的人臉識別門禁形成鮮明對比。

      受訪社區工作者普遍表示,由于前期住戶信息搜集不準確,加上目前工作人員手機端App沒有相應數據錄入模塊,不得不采用填表這樣的老辦法。

      實際上,在大數據精準定位人群后,許多村莊、社區,基層干部還是不得不啟用“土辦法”,例如對居家隔離戶只能采取24小時輪班“盯梢”,傳遞信息還是得靠打電話、“掃樓”。

      “因為有些應用模塊是固定的,平時上報的信息選項沒有體溫這樣的選項。”一名基層干部說,“下指令可以通過短信等,但反饋就困難了。個人信息、體溫等填寫都是靠人工手寫,整理完了再錄入電腦,最后通過郵箱等手段上報。”

      此外,一些地區一線工作人員表示,政務信息化后,數據孤島卻依然存在:“各部門數據不打通,只能多頭上報”“信息化反而增加了一道信息錄入的工作”……

      暴露三大短板

      針對數字城市實戰能力,受訪專家表示背后暴露出的是數字化轉型缺乏系統性、日常積累不足、治理理念落后等三大短板。

      一是數字化轉型缺乏體系性。近年來,我國數字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但許多創新、探索沒有打破部門藩籬,仍是內部“單打獨斗”缺乏統籌。

      有專家表示,數字治理應該是一個包含各種“組織”“器官”的有機體概念:通過政府數字化轉型、市場主體數字化服務、社會組織數字化協同參與等,提升日常治理能力同時,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說,人民群眾逐漸融入數字化生活,全方位的數字化使得防控措施得以落實做細。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數字政務服務、城市配送服務、網約車等,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們如何開展大規模的居家隔離。

      二是重事后管控、輕事前積累。清華大學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呂孝禮表示,數字治理重事后處置,輕事前積累、研判。“比如一些日常社會治理中,價值密度高的數據缺乏系統分析和利用。”

      呂孝禮說,譬如110報警信息、12345市長熱線信息等,這些數據看似對疫情防控關聯性不大,但最能反映基層治理弱點、盲點,如果有相關積累和研判,在應對突發事件中,就能夠更好地因地制宜,靈活處置。

      三是理念更新落后于設施建設,軟硬件不適配。部分地區雖然已在基礎設施上投入巨大,但領導干部、行政執法者的治理觀念更新遠遠落后于硬件建設。不少干部思維仍存在“管控意識強、治理意識弱”“管理意識強、服務意識弱”的通病。

      數字治理需要“形神兼備”

      受訪專家表示,實現數字治理升級,不僅有賴底層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更需要組織形式與治理理念、思維方式的系統性轉變以實現“形神兼備”。

      首先是提升數字治理系統性。阿里云智能城市大腦首席架構師張琪偉表示,城市大腦部分應用已在20余個海內外城市落地,從“治堵之計”到“治城之策”背后體現的是數據作為驅動要素,從工具到系統的變化。

      釘釘相關技術負責人表示,加強底層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技術平臺(“城市大腦”等底層架構)、管理部門(數據資源管理局)、用戶體系(公務人員在線化)、數據積累等(部門間數據調用、共享),并提升應急開發、應急響應的技術保障能力,短時間內可以建立、開發有針對性的數據模型和治理應用。

      例如一些省市近年來陸續成立了專門的大數據管理部門,作為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數據中樞。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蔣汝忠表示,大數據局并不提供產品,而是起到一個數據交互中樞作用,為其他機構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

      其次是轉變治理思路。城市管理者宜從根本改變治理模式和思路,以數字治理提升治理精細化水平。呂孝禮等專家建議,針對目前底層數據積累等問題,推動數據研判、分析前置,改變數據層層上報的單一模式。在上報同時,可以通過在不同層級、結點,設置數據分析崗位,實現對城市數據分析的分層化、精準化,從而推動整體治理的精細化。

      東部省會城市公安系統某領導干部表示,實際上,“大數據要做的恰恰是小事情”:通過情況摸排,發現社會治理的薄弱點、隱患點,事前未雨綢繆,事中快速響應。

      第三是將數字治理建設成果納入績效管理。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楊建華表示,數字治理投入并非拍腦袋、湊熱鬧,要將政府數字化轉型等項目納入績效管理,搞好評價和反饋,防止項目成為“花架子”。(記者 吳帥帥)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數字治理實戰暴露三大短板-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8676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野花视频www高清| xxxxx日韩| 欧美性黑人极品hd| 山东女人一级毛片|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在线观看你懂得|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免费看的成人yellow视频| 青青草国产青春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第九页| yellow高清在线观看完整视频在线 | 欧美乱妇狂野欧美在线视频| 免费永久国产在线视频|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国产福利在线小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电影|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99精品在线免费| 怡红院色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可以免费观看的一级毛片| 里番库全彩本子彩色h可知子|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