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國際科技合作托起“人造太陽”夢想
    2020-08-09 07:53:38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探尋未來高效清潔能源 ITER計劃向前邁進一步

      杜瓦底座(托卡馬克裝置壓力容器的底座)吊裝現場。圖片來源:ITER官網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合肥聚能電物理高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科研人員克服困難,進行ITER計劃相關產品的研制。人民視覺

      日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在法國正式啟動,標志著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項目進入安裝階段。作為當前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ITER計劃承載著人類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愿望,對于從根本上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核心裝置有望在2025年開機

      核聚變研究承載了國際科技界多年的夢想。核聚變主要燃料是存在于海水之中的氘和氚,一升海水提取的氘能產生的聚變能源,相當于300升汽油。聚變產物沒有放射性,而且由于聚變反應需要的條件比較高,一旦發生事故,造成反應的等離子體約束破裂便會使聚變反應終止,因此聚變燃料的保存運輸、聚變電站的運行都比較安全。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的縮寫字母組成的單詞“ITER”,在拉丁語中意為“路”。ITER計劃由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七方共同實施,旨在通過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的可行性。

      此次啟動的是ITER計劃核心裝置——托卡馬克裝置的安裝工程。這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裝置。吊裝重量1250噸,最終就位偏差不超過2毫米,難度非同尋常。今年5月,由中核集團牽頭的中法聯合體團隊完成該裝置壓力容器底座吊裝工作,為后續設備安裝做好準備。

      根據ITER計劃此前發表的公報,通過對項目進展的評估,托卡馬克裝置有望在2025年首次開機,這也是ITER數十年運行計劃的第一步。氘氚聚變實驗預計于2035年開始。

      ITER組織總干事貝爾納·比戈表示,本次啟動安裝,標志著ITER計劃由此前成員國制造零部件的建設階段正式轉入裝置組裝階段,需要各參與方精密配合。

      耗資100多億歐元,吸引眾多世界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參加,參與各方人數總和超過全球人口的一半……自1985年首次提出ITER計劃的想法以來,無數科學家和工程師不斷探索,為ITER計劃的設計實施作出了巨大貢獻。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ITER計劃體現著和平與進步,通過核聚變,核聚變能可成為未來的希望,為人類提供“無污染、無碳、安全、實際上不產生廢料的能源”。韓國總統文在寅贊其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計劃”。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物理學教授邁克爾·莫埃爾表示,ITER計劃啟動重大工程安裝是國際科學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展現了各國共享資源與專業知識、共同追求開發清潔能源取得的巨大成就。

      歐盟委員會能源總司能源政策司前司長梅根·理查茲指出,ITER計劃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清潔能源技術項目,為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各方在科研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項目更高效地推進。

      中方始終恪守國際承諾

      計劃實施以來,中方始終恪守國際承諾,中國企業和科研人員勇挑重擔,與國際同行齊心協力,為計劃的順利推進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今年4月,中國自主研制的托卡馬克裝置“東方超環”取得重大突破,在1億攝氏度超高溫下運行近10秒。ITER計劃科學和運行主管盧斯表示,中國自主研制的核聚變裝置有重要借鑒意義,將幫助該項目工作人員更深入理解和操作相關設備。

      6月,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制的極向場6號超導線圈(PF6線圈)正式交付至法國安裝現場。PF6線圈是目前國際上研制成功的重量最大、難度最高的超導磁體,對實驗堆正常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自2006年開始參與ITER計劃,承擔了ITER裝置近10%的采購包研制任務,包括磁體支撐、校正場線圈系統、磁體饋線系統等。目前,中方承擔的采購包全部進展順利,部分器件已經完成并已運抵法國安裝到位。

      曾在日本科學技術廳分管核聚變工作的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首席研究員沖村憲樹表示,中國在核聚變能源開發方面取得了一批創新性科研成果。“中國始終恪守國際承諾,從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各方面為ITER計劃作出重大貢獻。”

      “中國以快速的工程反應和科研進步,成為各合作方中兌現國際承諾的典范?!北雀暾f,疫情防控期間,ITER計劃實施團隊獲得了中國捐贈的醫療防護用品,來自各國的工作人員在做好防護的同時堅守一線,“團結一致的精神將推動這一國際科研合作項目走得更穩更快”。

      中歐數字協會創始人、主任克勞迪婭·韋爾諾蒂說,中國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和國際合作,當前中國研發投入位居世界第二,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開放交流是探索科學前沿的關鍵路徑

      科學無國界,創新無止境。國際科技合作對于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意義,開放交流是探索科學前沿的關鍵路徑。

      “ITER計劃是核聚變領域最有代表性的國際合作,任何一個國家獨自推進都非常困難?!表n國國家核聚變研究所所長俞席在認為,核聚變能源開發需要物理、電子、機械、材料等多個科技領域的多學科融合,各國發揮所長、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交流合作對于推進全球科技創新意義重大。

      “ITER計劃由不同國家、不同合作伙伴分工協作,是國際科技合作的例證,是互惠互利多邊合作的典范?!倍砹_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總經理阿列克謝·利哈喬夫期待托卡馬克裝置順利按時完成安裝,“只有行動協調一致,才能最終達到效果?!?/p>

      當前,全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人類迫切需要國際科技合作。ITER計劃不斷取得進展,有助于各方提振合作信心。沖村憲樹認為,ITER計劃將為人類解決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提供思路,也為其他國際合作提供借鑒,有助于促進和平與可持續發展。他說:“疫情蔓延之際,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多國攜手參與這一工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只要各國齊心協力,共同合作,就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p>

      “國際協調與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表f爾諾蒂強調,世界需要團結合作應對挑戰,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正式啟動,中國、歐盟、俄羅斯、美國等多方參與,充分說明國際社會共同探索、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意愿。(本報記者龔鳴、劉玲玲、劉軍國、殷新宇、張朋輝、馬菲、鄭琪)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加載更多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非遺入校園 假期亦快樂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中國西北角:有個村子叫神座
    彗星與巨石陣
    彗星與巨石陣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63436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第9页|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专区免费| 向日葵app下载网址进入在线看免费网址大全| 15一16毛片女人| 少妇人妻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波多野结衣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91在线|日韩|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蜜挑成熟时k8经典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绝世名器np嗯嗯哦哦粗|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久久免费公开视频| 欧美a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扒开尿眼让男人桶爽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不卡| youjizz大全| 夜夜未满18勿进的爽影院| 中文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澳门a毛片免费观看| 动漫做羞羞的视频免费观看| 蜜柚最新在线观看| 国产床戏无遮挡免费观看网站|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