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歐文明交流再放異彩
    2019-03-21 08:57:3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特稿:中歐文明交流再放異彩

      新華社記者孫萍 李潔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人類歷史長河中,中國與歐洲的文明交流互鑒源遠流長,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繁榮發展留下無數佳話。

      和而不同,美美與共。進入新時期,從北京到羅馬,從太平洋到地中海,乘“一帶一路”春風,古絲綢之路東西兩端的文明交流互鑒再發新枝、再放異彩。

      文明交流新篇章

      “在釉彩鮮艷的陶瓷中,繪著天真的象征——藍花。”19世紀的法國大文豪雨果這樣描繪來自東方的青花瓷。

      “美輪美奐的瓷器”“美麗華貴的城市”……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達元大都,即現在的北京。他在華17年,對中國文化物產推崇備至。

      而在更早的魏晉、隋唐時期,來自古羅馬的珍稀物件為中國貴族巨賈所重。在中國多地考古現場,時有古羅馬風格的金銀器、玻璃器、金幣重見天日,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西端文明交流的寶貴見證。

      如今,中歐在人文、藝術、考古、文物等領域的交流廣度和深度遠超往昔。隨著中歐博物館交流越發頻繁,民眾不出遠門就能一飽眼福。

      2017年與2018年,在摩納哥和中國,分別舉辦了故宮文物展和摩納哥格里馬爾迪王朝展,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到北京為展覽揭幕。2018年,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意大利龐貝古城出土文物,而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舉辦了四川古蜀文明展。今年1月,來自意大利的“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展在河北博物院展出。3月,拿破侖文物中國巡回展在云南省博物館開幕。

      意大利和中國同為文明古國,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在全球位居前兩位。近30年來,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合作譜寫了新的文明交流篇章。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秘書長詹長法至今仍感念幾位意大利人。上世紀90年代中期,意大利政府為中國陜西提供了一筆文物保護援助資金。詹長法和時任意中友協主席弗蘭奇西、羅馬大學文物修復專家米凱利等人建立了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聘請了50多名意大利專家開設各類專題培訓班,培養了一批文保人才和文物修復師。后來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中意繼續在北京合作建立了文物保護修復培訓中心,培養了近200名專業修復人員,學員們參與修復了龍門石窟雙窯洞、山陜會館等遺址和一批重要文物。

      詹長法告訴記者,在西安和北京的文物保護修復培訓中心,學員們第一次全面接觸到當時國際上先進的文物保護理念,第一次了解到如何將現代技術應用到古老藝術品的保護與修復。“在文物保護修復方面,意大利是與中國合作最深入、最全面、最有成效的國家之一。”

      民心相通新熱潮

      李玉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學生,趁今年寒假參觀了法國盧浮宮、大英博物館、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等地。目前,中歐間每年有數百萬游客往來。歐洲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正在成為李玉那樣的中國年輕人的“打卡圣地”。

      中國游客花更多時間深度體驗歐洲文化,如參觀美術館,欣賞音樂劇,觀看意甲、歐洲杯足球比賽等。此外,英國鄉村狩獵游、意大利藝術游學、法國品酒游等特色文化體驗也越發受到青睞。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中國與歐盟主要國家建立了人文交流機制,開展多層次合作,為中歐關系的發展持續注入動力。在中國設立的法國文化中心、德國歌德學院、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在歐洲國家設立的孔子學院、中國文化中心等機構,日益成為中歐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

      法國首任國民教育部漢語總督學白樂桑說,進入本世紀,法國掀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中等教育階段學習漢語的學生人數每年增長接近30%。讓法國更好了解中國,最佳途徑就是讓更多法國人學習漢語,真正深入地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化。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安托萬正在申請來中國讀博士。他說自己的夢想是推動中法文化交流,讓更多中國戲劇出現在阿維尼翁戲劇節上。他還期待來華研究“一帶一路”,希望“一帶一路”能進一步推動中歐人文交流,讓中國文化得到更多歐洲人的理解和欣賞。

      文化交融新高峰

      今年1月,“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幕,中法兩國手工藝大師的精美作品讓觀眾嘖嘖贊嘆。而參展法國藝術家中,不少將中國元素巧妙地揉進創作,充分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之美。

      “中國和歐洲代表了人類文化的兩個高峰,如果中西加強合作與文化交流,便可以達成完美和諧的世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在1697年出版的著述《中國近事》中說。

      歷史上,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中國瓷器的淡雅之美影響了歐洲藝術風格的演變;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法國傳教士白晉等人給中國帶來了歐洲在天文學、數學、地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近代,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藝術大師在法國學藝期間融匯創新了東西方繪畫技法。

      如今,中歐文化交流探索融合創新之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從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到威尼斯雙年展、里昂雙年展,從阿維尼翁戲劇節、愛丁堡藝術節,到蒙特卡洛國際雜技節……中國文化的印記日益鮮明。

      中英聯手打造舞臺劇《戰馬》、中法合拍電影《狼圖騰》、中意合作實驗京劇《圖蘭朵》、中德簽署足球合作協議、中摩開展保護東北虎項目……中歐人文交流走廣走深,正在不斷催生新的合作可能。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認為,中歐文明交流本身就是對文明多樣性的貢獻,有利于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構建一個美美與共的世界。“中歐文明對話可以向世界展示,古老文明如何以開放的態度不斷學習創新來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參與記者應強、張曼、陳晨)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中歐文明交流再放異彩-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2624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私人玩物无圣光|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欧洲吸奶大片在线看| 内射老妇BBWX0C0CK|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 金牛汇app最新版| 人与动人物欧美网站| 翁熄性放纵交换高清视频| 国产资源在线观看|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浮生陌笔趣阁免费阅读|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一二三四免费观看在线电影中文|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99re5久久在热线播放|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波多野吉衣免费一区| 出轨的女人2电影| 高清色黄毛片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www永久免费视频| 新婚夜被别人开了苞诗岚|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青青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青青|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囗交|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真实的和子乱拍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91香蕉在线视频| 市来美保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69|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